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国产在线啪,不卡中文字幕在线观看,青青色在线视频,久久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我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基本情況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9-30
核心提示:究竟什么是認證認可及檢驗檢測呢? 嘿,這剛好有一篇文章!它從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性制度、我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的發展概況兩個維度,詳細闡述了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快一起看看吧~
 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質量管理、提高市場效率的基礎性制度,是市場監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屬性是“傳遞信任,服務發展”,具有市場化、國際化的突出特點,被稱為質量管理的“體檢證”、市場經濟的“信用證”、國際貿易的“通行證”。 

 

黨中央、國務院對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高度重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三中全會上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工作報告時,專門提到“推進質量認證體系建設”。2018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  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明確將質量認證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幫手”,就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在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明確市場監管總局“統一管理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工作”,“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責劃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保留牌子”。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對于加強市場監管、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是市場經濟的基礎性制度 

 




(一)概念及內涵 


 

1.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概念

 

國家質量基礎設施(National Quality Infrastructure,簡稱NQI)的理念最早由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UNCTAD)和世界貿易組織(WTO)在2005年共同提出。2006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提出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概念,將計量、標準化、合格評定(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為主要內容)并稱為國家質量基礎的三大支柱,這三者構成一個完整的技術鏈條,是政府和企業提高生產力、維護生命健康、保護消費者權利、保護環境、維護安全和提高質量的重要技術手段,能夠有效支撐社會福利、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至今,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 

 

2017年,經過國際上負責質量管理、工業發展、貿易發展、監管合作的10個相關國際組織共同研究,在2018年聯合國工發組織(UNIDO)發布的《質量政策——技術指南》一書中提出了新的質量基礎設施定義。新定義指出,質量基礎設施是由支持與提升產品、服務和過程的質量、安全和環保性所需的組織(公、私)與政策、相關法律法規框架和實踐構成的體系。同時指出,質量基礎設施體系涉及消費者、企業、質量基礎設施服務、質量基礎設施公共機構、政府治理五個方面;還特別強調,質量基礎設施體系依賴于計量、標準、認可(從合格評定中單列出來)、合格評定和市場監督。 

 

2.合格評定的概念 

 

根據國際標準ISO/IEC17000《合格評定  詞匯和通用原則》中的定義,合格評定(Conformity Assessment)是指“與產品、過程、體系、人員或機構有關的規定要求得到滿足的證實”。國際標準化組織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聯合出版的《合格評定建立信任》指出,商業顧客、消費者、用戶和政府官員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環保、安全性、經濟、可靠性、兼容性、可操作性、效率和有效性等特征都有期望,證明這些特征符合標準、法規及其他規范要求的過程稱為合格評定。 

 

合格評定提供了按照有關標準、法規和其他規范以滿足相關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這些期望的手段。它有助于確保產品和服務按照要求或承諾提交。換句話說,合格評定建立信任,能夠滿足市場經濟主體的需求,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對于消費者而言,消費者可從合格評定中獲益,因為合格評定為消費者提供了選擇產品或服務的依據。 

 

——對于企業而言,制造商和服務提供者需要確定其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并按顧客的期望提供,從而避免因產品失效在市場上遭受損失。 

 

——對于監管部門而言,也能從合格評定中獲益,因為合格評定為其提供了執行法律法規和實現公共政策目標的手段。 

 

3.合格評定的主要類型 

 

合格評定主要包括檢測、檢驗、認證、認可四種類型。根據國際標準ISO/IEC17000《合格評定  詞匯和通用原則》中的定義: 

 

(1)檢測(Testing是“按照程序確定合格評定對象一個或多個特性的活動”。 

 

通俗地說,就是依據技術標準和規范,使用儀器設備,進行評價的活動,其評價結果為測試數據。 

 

(2)檢驗(Inspection是“審查產品設計、產品、過程或安裝并確定其與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根據專業判斷確定其與通用要求的符合性的活動”; 

 

通俗地說,就是依靠人的經驗和知識,利用測試數據或者其他評價信息,作出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的判定活動。 

 

(3)認證Certification是“與產品、過程、體系或人員有關的第三方證明”;

 

通俗地說,就是指由具備第三方性質的認證機構證明產品、服務、管理體系、人員符合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合格評定活動。 

 

(4)認可Accreditation是“正式表明合格評定機構具備實施特定合格評定工作的能力的第三方證明”。 

 

通俗地說,就是指由認可機構對認證機構、檢驗機構、實驗室的技術能力予以證明的合格評定活動。 

 

由上述定義可知,檢驗檢測和認證的對象是產品、服務和企業組織(直接面向市場);而認可的對象是從事檢驗檢測和認證的機構(間接面向市場)。 

 

4.合格評定活動的屬性 

 

按照從事合格評定活動的屬性,可分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三類。 

 

——第一方。指由制造商、服務商等供方實施的合格評定,比如生產企業為滿足自身研發、設計和生產需要而開展的自檢、內審等。 

 

——第二方。指由用戶、消費者或采購商等需方實施的合格評定,比如采購方對采購貨物進行的檢測、驗貨等。 

 

——第三方。指由獨立于供需雙方的第三方機構實施的合格評定,比如產品認證、管理體系認證、各類認可活動等。認證、認可和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的檢驗檢測活動都屬于第三方合格評定。 

 

相比第一方和第二方的合格評定,第三方合格評定通過由具有獨立地位和專業能力的機構嚴格依據國家或國際上通行的標準和技術規范實施,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因而獲得市場各方的普遍承認,不但能夠有效保證質量、保障各方利益,而且能夠增進市場信任、促進貿易便利。 

 

5.合格評定結果的體現 

 

合格評定的結果通常以證書、報告、標志等書面形式向社會公示。通過這種公示性證明,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以獲得相關方和社會公眾的普遍信賴。主要形式有: 

 

——認證證書、標志; 

 

——認可證書、標志; 

 

——檢驗證明、檢測報告。 

 

 


(二)起源及發展


 

1.檢驗檢測

 

檢驗檢測一直伴隨著人類生產、生活和科研等活動。隨著生產和交易活動對商品質量控制的需要,規范化、流程化、標準化的檢驗檢測活動日益發展。到了工業革命后期,檢驗檢測技術及儀器設備已經高度集成和復雜,逐漸產生了專業從事測試、校準、檢定的檢驗檢測機構,檢驗檢測自身也成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領域。隨著貿易的發展需要,出現了專門向社會提供產品安全測試、貨物鑒定等質量服務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比如1894年成立的美國保險商實驗室(UL),在貿易交往和市場監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認證

 

1903年,英國開始依據英國工程標準協會(BSI)制定的標準,對經檢驗合格的鐵軌產品實施認證并加施“風箏”標識,成為世界上最早的產品認證制度。到了20世紀30年代,歐美日等工業國家都相繼建立了本國的認證認可制度,特別是針對質量安全風險較高的特定產品,紛紛推行強制性認證制度。 

 

隨著國際間貿易的發展,為避免重復認證,便利貿易,客觀上需要各國對認證活動采用統一的標準和規則程序,以此為基礎實現認證結果的相互承認。到了20世紀70年代,歐美各國除了在本國范圍內推行認證制度外,開始進行國與國之間認證制度的互認,進而發展到以區域標準和法規為依據的區域認證制度。最典型的區域認證制度是歐盟的CENELEC(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電工產品認證,隨后發展的歐盟CE指令。 

 

隨著國際貿易日益全球化,建立世界范圍內普遍通行的認證制度成為大勢所趨。到了20世紀80年代,世界各國開始在多種產品上實施以國際標準和規則為依據的國際認證制度,比如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建立的電工產品安全認證制度(IECEE)。此后逐漸由產品認證領域擴展到管理體系、人員認證等認證領域,比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推動建立的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以及依此標準開展的認證活動。 

 

3.認可

 

隨著檢驗檢測、認證等合格評定活動的開展,各類從事檢驗檢測、認證活動的合格評定機構紛紛出現,良莠不齊,使得用戶無從選擇,甚至有些機構還損害了相關方利益,引發要求政府規范認證機構、檢驗檢測機構行為的呼聲。為了保證認證、檢驗檢測結果的權威性、公正性,認可活動應運而生。1947年,第一個國家認可機構——澳大利亞NATA成立,首先對實驗室進行認可。到了20世紀80年代,工業發達國家先后建立了本國認可機構。20世紀90年代后,一些新興國家也都相繼建立了認可機構。 

 

認證制度隨著起源和發展,逐漸從產品認證發展到管理體系認證、服務認證、人員認證等種類;認可制度隨著起源和發展,逐漸從實驗室認可發展到認證機構認可、檢驗機構認可等種類。

 

 

(三)功能及作用


 

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之所以是市場經濟的一項基礎性制度,概括起來說,體現為“一個本質屬性、兩個典型特征、三個基本功能、四個突出作用”。 

 

——一個本質屬性:傳遞信任,服務發展。 

 

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信用經濟,一切市場交易行為都是市場主體基于相互信任的共同選擇。隨著社會分工和質量安全問題日益復雜化,由具備專業能力的第三方對市場交易標的(產品、服務或企業組織)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證實,成為市場經濟活動的必要環節。獲得第三方的認證認可,能夠顯著增進市場各方的信任,從而解決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有效降低市場交易風險。認證認可制度誕生后,迅速廣泛應用于國內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之中,向消費者、企業、政府、社會和世界傳遞信任。在市場體系和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認證認可“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的特性將日益顯現。 

 

——兩個典型特征:市場化、國際化。 

 

一是市場化特征。認證認可起源于市場、服務于市場、發展于市場,廣泛存在于產品和服務等市場交易活動之中,能夠在市場中傳遞權威可靠信息,建立市場信任機制,引導市場優勝劣汰。市場主體采用認證認可手段,可以實現互信互認,打破市場和行業壁壘,促進貿易便利化,減少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場監管部門采用認證認可手段,可以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優化市場準入和事中事后監管,規范市場秩序,降低監管成本。 

 

二是國際化特征。認證認可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的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國際上普遍將認證認可作為規范市場和便利貿易的通行手段,并建立統一標準、統一程序和統一體系。主要體現在:其一,國際上在諸多領域成立了國際合作組織,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認可論壇(IAF)、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等。它們的宗旨就是建立國際統一的標準和認證認可制度,實現“一次檢驗、一次檢測、一次認證、一次認可、全球通行”。其二,國際上已建立了全方位的認證認可標準和準則,并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等國際組織對外發布,目前已發布36項合格評定國際標準,為世界各國普遍采用。同時,世界貿易組織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WTO/ TBT)也對各國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進行規范,確立了合理目標、對貿易影響最小化、透明度、國民待遇、國際標準和相互承認原則,以盡可能減少對貿易影響。其三,國際上普遍應用認證認可手段,一方面作為保證產品、服務符合法規標準要求的市場準入措施,如歐盟CE指令、日本PSE認證、中國CCC認證等強制性認證制度;一些國際市場采購體系如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也將認證認可作為采購準入條件或評價依據。另一方面作為貿易便利化措施,通過雙多邊互認避免重復檢測認證,如國際電工委員會建立的電子電工產品測試及認證體系(IECEE)、電子元器件質量合格評定體系(IECQ)、防爆電氣產品認證體系(IECEX)等互認安排覆蓋全球90%以上經濟體,極大地便利了全球貿易。 

 

——三個基本功能:質量管理“體檢證”、市場經濟“信用證”、國際貿易“通行證”。 

 

認證認可,顧名思義是對產品、服務及其企業組織進行符合性評價并向社會出具公示性證明,滿足市場主體對各類質量特性的需求。在政府部門減少準入限制之“證”的情況下,市場主體間增進互信便利之“證”的功能越發不可或缺。 

 

一是質量管理的“體檢證”。認證認可是依據標準、法規等要求,運用多種質量管理方法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否合乎標準規范進行診斷和改進的過程,是加強全面質量管理的有效工具。通過認證認可活動,能夠幫助企業識別質量控制關鍵環節和風險因子,持續改進質量管理,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企業獲得認證,需要經過內審、管理評審、工廠檢查、計量校準、產品型式試驗等多重評價環節,獲證后還需定期進行證后監督,這意味著全套“體檢”,能夠持續保證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從而切實加強質量管理。 

 

二是市場經濟的“信用證”。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信用經濟。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在市場中傳遞權威可靠信息,有助于建立市場信任機制,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并引導市場優勝劣汰。獲得第三方權威認證,是證明企業組織具備參與特定市場經濟活動資質能力、證明其提供商品或服務符合要求的信用載體。例如,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國內外招投標、政府采購通常對參與競標企業設立的基本條件,涉及環境、信息安全等特定要求的還會將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作為資質條件;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國家“金太陽”工程等將節能產品認證、新能源認證作為準入條件。可以說,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為市場主體提供了信用證明,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難題,為市場經濟活動發揮著傳遞信任這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國際貿易的“通行證”。認證認可由于國際化的特征,各國都倡導“一次檢驗檢測,一次認證認可,國際通行互認”,因而能夠幫助企業和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發揮著協調國際間市場準入、促進貿易便利等重要功能,是多雙邊貿易體制中促進相互市場開放的制度安排。多邊領域,認證認可既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促進貨物貿易的國際通行規則,也是食品安全倡議、電訊聯盟等一些全球采購體系的準入條件;雙邊領域,認證認可既是自貿區(FTA)框架下消除貿易壁壘的便利工具,也是各國政府間關于市場準入、貿易平衡等貿易磋商談判的重要議題。在許多國際貿易活動中,都把國際知名機構出具的認證證書或檢測報告作為貿易采購的前提條件,以及貿易結算的必備依據;不光如此,不少國與國之間的市場準入談判,都把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作為重要內容,寫入貿易協定。 

 

——四個突出作用:改善市場供給、服務市場監管、優化市場環境、促進市場開放。 

 

一是面向市場主體引導提質升級,增加市場有效供給。目前所有國民經濟門類和社會各領域都已全面推行認證認可制度,形成了涵蓋產品、服務、管理體系、人員等各種認證認可類型,能夠滿足市場主體和監管部門的各方面需求。通過認證認可的傳導反饋作用,引導消費和采購,形成有效的市場選擇機制,倒逼生產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產品、服務質量,增加市場有效供給。近年來,認監委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發揮認證認可既能保“安全底線”、又能拉“質量高線”的作用,在獲證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行動,在食品、消費品和服務領域推行高端品質認證,激發了市場主體自主提升質量的積極性。 

 

二是面向政府部門支撐行政監管,提高市場監管效能。國際上一般將市場分為前市場(銷售前)和后市場(銷售后)兩個環節。無論是在前市場的準入和后市場的事中事后監管中,認證認可都能夠促進政府部門轉變職能,通過第三方實行間接管理,減少對市場的直接干預。在前市場準入環節,政府部門通過強制性認證、約束性能力要求等手段,對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社會公共安全的領域實行準入管理;在后市場監管環節,政府部門在事中事后監管中,發揮第三方機構的專業化優勢,將第三方認證結果作為監管依據,保證監管的科學性、公正性。在充分發揮認證認可作用的情況下,監管部門不需把主要精力放在全面監管數以億計的微觀企業及產品上,而是應重點監管數量有限的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機構,借助這些機構將監管要求傳導到企業身上,從而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三是面向社會各方推動誠信建設,營造市場良好環境。政府部門可以將企業及其產品、服務的認證信息作為誠信評價和征信管理的重要依據,健全市場信任機制,優化市場準入環境、競爭環境和消費環境。優化市場準入環境方面,通過認證認可手段,確保進入市場的企業及其產品、服務符合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的要求,起到源頭把關、凈化市場的作用;優化市場競爭環境方面,認證認可向市場提供獨立公正、專業可信的評價信息,避免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資源錯配,形成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起到規范市場秩序、引導市場優勝劣汰的作用;優化市場消費環境方面,認證認可最直接的功能就是指導消費,幫助消費者識別優劣,避免遭受不合格產品的侵害,并且引導企業誠信經營、改進產品和服務,起到保護消費者權益、提升消費品質的作用。 

 

四是面向國際市場促進規則對接,提升市場開放程度。世界貿易組織《技術貿易壁壘協定》將合格評定作為各成員方共同使用的技術性貿易措施,要求各方合格評定措施不得對貿易帶來不必要障礙,并鼓勵采用國際通行互認的合格評定程序。我國“入世”時,作出了統一市場合格評定程序、對國內外企業及產品給予國民待遇的承諾。采用國際通行互認的認證認可方式,可以避免內外監管的不一致和重復,提高市場監管的效率和透明度,有助于營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我國經濟“走出去”“引進來”提供便利條件。隨著“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加快推進,認證認可的作用更加顯現。我國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就把認證認可作為促進貿易暢通和規則互聯互通的重要方面。近年來我國與東盟、新西蘭、韓國等達成的自貿區協定中,都作出了認證認可方面的互認安排。 

 


二、我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的發展概況   

 




(一)發展歷程 


 

認證認可在我國是“舶來品”。我國認證認可制度始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之初,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1.認證認可工作試點和起步階段(1978—1991年)  

 

——認證領域。1978年,我國重新加入國際標準化組織,開始了解到認證是對產品質量進行評價、監督、管理的有效手段。1981年,我國加入國際電子元器件認證組織并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產品認證機構—中國電子元器件認證委員會,這標志著我國正式借鑒國外認證制度的開始。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國相繼建立了關于家用電器、電子娛樂設備、醫療器械、汽車、食品、消防產品等的一系列產品認證制度。 

 

——認可領域。1980年,原國家標準局和原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共同派員組團參加國際實驗室認可大會(ILAC),國際認可活動在我國開始萌芽。1985年,開始推行實驗室認可制度。 

 

2.認證認可工作全面推行階段(1991—2001年) 

 

1991年5月,國務院第83號令正式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標志著我國的質量認證工作由試點起步進入了全面規范推行的新階段。 

 

——認證領域。這一階段,除全面建立和實施產品認證外,在管理體系認證領域也取得了重要進展,相繼建立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認證制度。 

 

在這一時期,最有影響的認證制度是原國家技術監督局(質量技術監督局)針對國產品安全準入為主的“長城標志”認證制度和原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針對進口商品安全準入的“CCIB標志”認證制度。 

 

——認可領域。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相繼成立了中國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R)、中國認證人員國家注冊委員會(CRBA)、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和中國產品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P),開展國內市場的認可工作;原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繼成立了中國國家進出口企業認證機構認可委員會(CNAB)、中國進出口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CIBLAC),開展進出口領域的認可工作。  

 

3.統一的認證認可制度建立和實施階段(2001年至今) 

 

我國從國際上引入認證認可制度后,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不同部門在各自行業領域分別推行,客觀上造成各自為政、多頭管理、重復認證等一系列弊端。最為突出的是,由于當時內外貿市場分割,對國產品和進口產品分別實施兩套不同的認證制度,不符合國際通行的國民待遇原則。在“入世”談判時,這一問題成為談判焦點。在中國“入世”議定書中,我國政府作出了統一建立產品認證制度的承諾,涉及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的條款多達23項。2001年8月,為了適應我國“入世”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合并組建國家質檢總局,并成立國家認監委,這標志著我國建立了統一的認證認可管理體系。 

 

——管理部門統一:國家認監委作為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統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全國認證認可工作。 

 

——法規統一:2003年11月,國務院頒布實施了《認證認可條例》,該條例建立了既適應國際通行規則、又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認證認可管理制度。 

 

——認證體系統一:以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為核心,建立了國家統一管理的認證制度體系。2002年5月,國家正式實施了新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核心是對國產品和進口產品實現“四個統一”(即統一產品目錄、統一適用的國家標準、技術規則和實施程序、統一標志、統一收費標準),以此取代“CCIB標志”認證和“長城標志”認證。 

 

——認可體系統一:2002年8月,在原進出口和國內兩套認可體系的基礎上,建立了集中統一的認可體系;2006年3月,為適應國際認可組織的要求和變化,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和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合并,成立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作為唯一的國家認可機構。 

 

2018年3月,根據中共中央《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負責市場綜合監督管理,統一管理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工作。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責劃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保留牌子。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的高度重視,表明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進入新時代。

 


(二)工作體系   


 

認監委成立以來,根據國際通行規則和我國發展實際,構建了與國際全面接軌的認證認可體系,全方位服務國家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有目共矚的積極作用。 

 

1.法律體系。建立了以《認證認可條例》為核心的法律法規體系,目前已有19部法律、17部行政法規、14部規章明確寫入認證認可的條款。 

 

2.制度體系。依據國際規則和國情實際,建立了強制性與自愿性相結合的認證制度、國家認可制度、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認證人員注冊制度等,全面涵蓋了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活動。目前,強制性產品認證共覆蓋19大類142種產品;自愿性認證共包括產品、服務、管理體系3大類49項小類;認可共包括12項基礎認可制度、27項專項認可制度。 

 

3.組織體系。按照“統一管理,共同實施” 原則,建立了以市場監管總局(認監委)作為主管部門、相關部委和單位組成的部際聯席會議作為議事協調機構、全國各地認證監管部門作為執法監督主體、認證認可檢驗檢測機構作為實施主體的組織機構體系。 

 

4.監管體系。建立了“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認可約束、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五位一體的監管體系,對認證機構、認可機構、檢驗檢測機構實行準入管理和事中事后監管。 

 

5.標準體系。將36項合格評定國際標準全部等同轉換為國家標準,已發布94項國家標準、136項行業標準,統一規范了評價依據。 

 

6.國際合作互認體系。共計加入21個認證認可國際組織,對外簽署13份多邊互認協議和121份雙邊合作互認安排。此外,我國已與3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雙邊合作關系,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便利化安排。

 


(三)發展數據  


 

1.證書數 

 

截至2018年底,累計頒發各類有效認證證書193.7萬張,其中,強制性產品認證64.3萬張,自愿性認證證書129.4萬張。證書總數比2017年底增長10.5%。 

 

2.企業數 

 

(1)獲證組織:62.5萬余家;(2)強制性產品認證有效證書涉及企業:73569家(其中,境外企業5352家,境內企業68217家)。 

 

3.機構數 

 

共有認證機構481家、檢驗檢測機構3.9萬余家;獲得認可資格的認證機構171家,獲得認可資格的檢驗檢測機構10439家。 

 

我國累計頒發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證書、獲證組織數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檢驗檢測認證服務產值超過2700億元,成為全球增長最快、最具潛力的檢驗檢測認證市場。 

 


(四)工作成效 


 

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對于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市場監管、促進對外開放貿易,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保障質量安全方面。切實發揮強制性認證實施市場準入的“保底線”作用,有效保障了產品質量安全,保護了消費者利益。我國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以來,燈具產品的抽查合格率由32%提高到94%,汽車兒童安全座椅的抽查合格率由不足10%提高到97%。 

 

2.提高供給質量方面。切實發揮自愿性認證促進質量提升的“拉高線”作用,在百萬家企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行動,在智能馬桶蓋、電飯鍋、智能家電等消費品和醫療保健、養老、金融等服務領域推行高端品質認證;在食品農產品行業推行有機、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GAP(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在機器人、北斗導航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檢驗檢測認證體系;在各地運用認證認可手段培育“浙江制造”“深圳標準”“上海品質”等區域質量品牌,帶動了產業和消費提質升級。我國單位GDP的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數為69.85張/10億美元,獲證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有效率達98%,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3.促進綠色發展方面。大力推行節能低碳環保認證認可制度,開展溫室氣候排放第三方核查審定,多措并舉引導綠色生產、綠色消費。2016年11月,國務院下發國辦發[2016]86號文件,決定將目前分頭設立的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碳、再生、有機等產品進行整合,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促進綠色產業發展。經對獲得認證的節能、節水產品測算,“十二五”期間累計節能2.2億噸標準煤、節水390億噸。積極探索有機認證助力精準扶貧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機制,全國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有446個擁有獲得有機產品認證企業;全國129個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中,有45個來自貧困縣。 

 

4.促進對外貿易方面。我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的國際互認范圍覆蓋占全球經濟總量90%以上的區域,為我國大量產品、服務出口提供“一次檢測,一次認證,全球通行”的便利化服務。以電子產品為例,每年有6萬多家中國企業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產品安全認證測試證書(IECEE-CB),平均降低出口成本1/3以上。以食品為例,“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覆蓋的食品貿易占全球食品貿易總額的65%,我國加入該組織互認體系后,每年有4000余家食品企業從中受益。 

 

5.服務政府職能轉變方面。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采用認證認可方式替代原有審批許可方式,變直接管理為間接管理,促進了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的轉變。近年來,認監委會同各行業主管部門建立鐵路、消防、安防、司法鑒定、知識產權保護等認證認可制度,有效提高了行業管理水平;此外,還有北京市海淀區、遼寧省大連市、廣東省江門市等地方政府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獲得認證的政府部門達2000多個,顯著提高了管理服務效能。 

 


(五)強國指標


 

為準確研判我國認證認可在國際上的發展地位,科學指導認證認可強國建設,國家認監委從2016年開始組織開展認證認可強國評價指標研究,構建了相對科學、系統和完整的指標體系。 

 

1.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包括認證認可強國指數1個一級指標,制度建設、服務發展、產業實力、創新驅動、國際影響、基礎能力6個二級指標,法律法規、制度供給,貿易促進、安全保障、社會治理,產業規模、質量效益、服務輸出,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專業主導、機構任職、國際互認,機構建設、人才培養16個三級指標。 

 

2.指數測算

 

經過測算,在可進行國際比較的12項指標中,我國在貿易促進、社會治理、產業規模、機構任職等4項指標處于相對領先水平;法律法規、安全保障、專業主導、服務輸出、國際互認、人才培養等6項指標處于中等水平;質量效益、技術創新等2項指標相對落后。 

 

綜合來看,我國已進入國際認證認可的第二陣容前列,正在加快邁向認證認可強國行列。 

 

文章來源于質量與認證,轉載僅為分享知識,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songjiajie2010

 
分享:
關鍵詞: 檢驗 認可 認證
[ 網刊訂閱 ]  [ 檢驗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檢驗技術
點擊排行
檢驗技術
 
 
Processed in 0.019 second(s), 12 queries, Memory 1.25 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五| 青青青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va国产日韩欧美精品色婷婷| xunleige三级入口| 亚洲人成电影在在线观看网色|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二区电影| 亚洲国产日韩无在线播放 | 综合色亚洲| 日本免费一二区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高清在线播放| 交视频在线观看国产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鲁婷婷| 久久九九有精品国产23百花影院| 亚洲福利视频网| 欧美电影大全| 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精选|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 日本xxx护士与黑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视频区|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综合久久| 欧美精品成人a多人在线观看| 国产看片在线| dxj伊人| a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影院|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免费看亚洲| 国产最爽乱淫视频国语对白| sss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午夜视频在线| 日本人zzzwww色视频直播| 男人资源站| 久久夜夜操妹子| 很黄很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