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傳染性漿膜炎又名鴨疫巴氏桿菌病、新鴨病或鴨敗血病,是由鴨疫巴氏桿菌引起的侵害雛鴨的一種慢性或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其特征是引起雛鴨纖維素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和關節炎。本病廣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死亡、體重減輕和淘汰給養鴨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一、病原
鴨疫巴氏桿菌,革蘭氏陰性小桿菌,無芽胞,不能運動,純培養菌落涂片可見到菌體呈單個,成對或呈絲狀,菌體大小不一,瑞氏染色菌體兩端濃染,墨汁負染見有莢膜。最適合的培養基是巧克力瓊脂平板培養基、鮮血 綿羊、瓊脂平板、胰酶化酪蛋白大豆瓊脂培養基等。該菌根據瓊脂擴散試驗分為8個血清型,彼此間無交叉免疫保護性。
二、流行病學
本病主要感染鴨,火雞、雞、鵝及某些野禽也可感染。在自然情況下,2~8周齡雛鴨易感,其中以2~3周齡鴨最易感。1周齡內和8周齡以上不易感染發病。在污染鴨群中,感染率很高,可達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間。育雛舍鴨群密度過大,空氣不流通,地面潮濕,衛生條件不好,飼料中蛋白質水平過低,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其它應激因素等均可促使本病的發生和流行。
本病主要經呼吸道或皮膚傷口感染,被細菌污染的空氣是重要的傳播途徑,經蛋傳遞可能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原因。本病無明顯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冬季節較為多發。
三、臨床癥狀
潛伏期為1~3天,有時可達1周。最急性病例常無任何癥狀突然死亡。急性病例的臨床表現有精神沉郁,縮頸、嗜眠、嘴拱地,腿軟,不愿走動,行動遲緩,共濟失調,食欲減退或不思飲食。眼有漿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兩眼周圍羽毛粘連脫落。鼻孔中也有分泌物,糞便稀薄,呈綠色或黃綠色,部分雛鴨腹脹。死前有痙攣、搖頭、背脖和伸腿呈角弓反張,抽搐而死。病程一般為1~2天。而4~7周齡的雛鴨,病程可達1周以上,呈急性或慢性經過,主要表現精神沉郁,食欲減少,肢軟臥地,不原走動,常呈犬坐姿勢,進而出現共濟失調,痙攣性點頭或搖頭擺尾,前仰后翻,呈仰臥姿態,有的可見頭頸歪斜,轉圈,后退行走,病鴨消瘦,呼吸困難,最后衰竭死亡。
四、病理變化
特征性病理變化是漿膜面上有纖維素性炎性滲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氣囊壁的炎癥為主。心包膜被覆著淡黃色或干酪樣纖維素性滲出物,心包囊內充滿黃色絮狀物和淡黃色滲出液。肝臟表面覆蓋一層灰白色或灰黃色纖維素性膜。氣囊混濁增厚,氣囊壁上附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脾臟腫大或腫大不明顯,表面附有纖維素性薄膜,有的病例脾臟明顯腫大,呈紅灰色斑駁狀。腦膜及腦實質血管擴張、淤血。慢性病例常見脛跖關節及跗關節腫脹,切開見關節液增多。少數輸卵管內有干酪樣滲出物。
五、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病理特征可以對本病作出初步診斷,確診時還必須進行實驗診斷。
六、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鴨舍的通風、環境干燥、清潔衛生,經常消毒,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
氯霉素、土霉素、多粘菌素B及磺胺類藥物等對本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雛鴨易感日齡,飲水中添加0.2%~0.2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飼料中加入0.025%~0.05%的磺胺喹惡啉進行預防性用藥,可預防本病或降低本病的死亡率;或分別將氯霉素、土霉素按0.04%混入飼料連喂3~5天,能有效的控制發病和死亡。治療時林肯霉素與青霉素聯合皮下注射,用藥前最好能做一下藥物敏感試驗。
用于預防接種本病的疫苗,目前國內外主要有滅活油乳劑苗和弱毒活苗兩種。福爾馬林滅活苗給1周齡雛鴨兩次皮下免疫接種,其保護率可達86%以上,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