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方法
露地3茬栽培 第一茬在3月中旬排種,栽種后到7月可收獲2茬;第二茬收獲后留地上老莖任其自然生長、開花,8月下旬至9月初割除地上部,加強肥水管理,促進莖基部腋芽萌發(fā)生長,11月中下旬收獲第三茬。
大棚多茬栽培 采用后墻式溫室大棚或水泥立柱式大棚,棚寬6米、長50米。根據(jù)天氣變化與市場需求確定栽種與收獲期。蘇北地區(qū)11—12月移栽,3月上旬收獲第一茬,供應早春市場;以后每隔30~40天采收一茬,到7月中下旬可收獲4茬;7月至8月中旬氣溫較高,視市場行情適當提早或推遲收獲期,8—12月可收獲4茬,全年總計可收獲8茬。每茬畝產(chǎn)量2000~4000公斤,全年畝總產(chǎn)量可達24000公斤以上。
栽培要點
選用良種 適宜旱作的水芹品種有玉祁大黃葉頭芹、宜興水芹、蘇芹和溧陽白芹等。
土壤條件 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微酸性或中性、保水能力強的黏壤土地種植,露地生產(chǎn)也可以選擇低洼田、溝邊緩坡地、有淺水的濕地。
引種與制備 已經(jīng)有少量種植的地區(qū),在9月以老熟母莖催芽繁殖。具體方法:收割老熟母莖,捆成直徑40厘米的圓捆,豎直排放于陰涼處,上面覆蓋一層草簾,中午、夜間用水淋澆,保持堆內(nèi)溫度在20~25℃。每隔5天于早上涼爽時翻堆一次,洗去爛葉殘屑,重新堆碼。10天左右莖節(jié)開始發(fā)芽生根,待50%以上腋芽萌發(fā)且芽長2~3厘米時排種。將種株排在潮濕旱地上育苗,種株間距離為8~10厘米,排種后蓋土2~3厘米厚,保持土層濕潤,幼苗高10~15厘米、種莖腐爛后移栽。移栽行距26厘米、穴距16厘米,每穴栽1~2株,移栽后上足水,以后淺水勤灌,每周灌一次跑馬水,保持田間濕度在90%以上。5月初施適量有機肥,6月中下旬開始抽薹開花,此時不宜下田作業(yè),以防折斷種莖,保證母莖安全越夏。
大田管理 移栽前1周深翻整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硼砂1公斤。畦寬1.2米,溝寬30~40厘米、深15厘米。春栽行距15厘米、株距12厘米,秋栽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栽后覆土3厘米厚,灌透水后保持土壤濕潤。7~10天萌芽,施入苗肥,15天后曬田,促進莖葉及根系發(fā)育。中后期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80%以上,空氣濕度越大,越有利于莖葉軟化。設(shè)施栽培時棚內(nèi)空氣濕度要保持在90%以上,否則會影響莖葉纖維含量,影響口感。生長旺盛期每隔10~15天施一次肥,每次每畝施尿素40公斤、復合肥25公斤,視生長情況適當調(diào)節(jié)用量。多茬收獲后適當施硼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水芹地上部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20℃,夏季高溫時可在畦面覆蓋碎稻草或在棚上覆蓋黑色遮陽網(wǎng)降溫,日平均氣溫降至13℃時需覆膜保溫。
培土軟化 將兩塊木板插在植株行間夾住水芹,取土填入木板間,一邊填土,一邊整理植株,使其自然埋入土中,不能被壓彎,培土高度以植株頂部露出土面3~5厘米為宜,將土拍實后抽出木板,再繼續(xù)培下一行。培土后灌水,水面比培土前的畦面低2~3厘米,培土25天后采收上市。
調(diào)節(jié)生長 苗高30厘米時,每畝用赤霉酸純藥2克加水30公斤噴霧,使植株迅速增高,莖稈變嫩變脆,注意高溫時段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