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瘟又稱鴨病毒性腸炎,是鴨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其臨診特點是高熱,腳軟,步行困難,拉綠色稀便,流淚。常見頭頸部腫大,故有“大頭瘟”之稱。
一、病原。本病的病原為鴨瘟病毒,是皰疹病毒科成員之一。在病鴨的各內臟器官、血液、骨髓、分泌物及排泄物中都含有病毒,肝和脾中含量最多。
對外界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尤其在低溫(-10℃至-20℃)條件下能存活347天,50℃經90-120分鐘方可滅活。在室溫(22℃)條件下,其傳染力能夠維持30天。對一般濃度的常用消毒藥較敏感,1-3%苛性鈉液、10-20%漂白粉混懸液、5%甲醛溶液等,均能較快殺滅病毒。直射陽光、高溫干燥等因素,都不利于病毒的生長繁殖。
不同年齡、品種和性別的鴨,都有很高的敏感性,但發病率、病程及死亡率卻有差異。在流行期間,通常以成年鴨的發病率較高。1月齡以下的雛鴨發病較少。產蛋母鴨發病率、死亡率均高。病鴨的各內臟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都存在鴨瘟病毒,尤其是肝、腦、食道及泄殖腔內含病毒量最高。
病鴨和康復不久的鴨,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健康鴨群與病鴨在一起放牧,或是經過流行疫區,都能引起感染。被病鴨排泄物沾污的用具和運輸工具也是傳播鴨瘟的媒介。
本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消化道感染。人工感染,通過口服、滴鼻、泄殖腔接種、靜脈注射以及肌肉注射等途徑,都能引起發病。
二、癥狀。潛伏期2-5天,人工感染2-4天開始出現癥狀。體溫42-43℃,精神萎靡,食欲降低,口渴好飲水,兩腳發軟,羽毛松亂,翅膀下垂,行動遲緩。嚴重者伏地不能行走,強行驅趕時則兩翅撲地而走。病鴨不愿下水。排綠色或灰綠色稀便,泄殖腔周圍羽毛沾有稀糞,泄殖腔松弛,有時發生水腫。眼瞼腫脹、流淚,分泌漿液或膿性粘液,眼結膜充血。鼻孔分泌物增多,有稀薄或粘稠的液體流出。部分病鴨頭、頸部腫大(大頭瘟)。呼吸困難,呼吸音粗厲。產蛋母鴨群在死亡高峰期間,產蛋率下降25-40%。
病程一般為3-4天,極度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達90%以上。預后不良,個別轉為慢性,生長緩慢、消瘦。角膜混濁,甚至形成潰瘍。
三、病變。鴨瘟的病變基本是急性敗血癥,全身漿膜、粘膜和內臟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點或壞死。
皮下組織發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腫。“大頭瘟”的典型病例,頭和頸部的皮膚腫脹,切開時流出淡黃色的透明液體。
舌根、咽部、腭部及食道、腸道、泄殖腔粘膜表面常有淡黃、灰黃或草黃色、不易剝離的偽膜覆蓋,刮落后即露出鮮紅色,大小不一、外形不規則的出血潰瘍灶。腺胃粘膜有出血斑點,有時在腺胃與食道膨大部交界處,有一條灰黃色壞死帶或出血帶,肌胃角質膜下充血或出血。
肝臟有出血斑點,肝表面和切面有針尖大至小米粒大的灰白色壞死斑點,膽囊腫大等變狀,脾體積縮小,呈黑紫色,心內、外膜上有出血點,胸腺和腔上囊出血,卵泡常有變形和泡內出血性病變。
四、診斷。根據流行特點,特征性癥狀及病變,進行綜合診斷。如臨診見有頭腫,流淚,腳軟,綠色下痢,不食,體溫高;剖檢時可見食道、泄殖腔粘膜有充血、出血和偽膜性壞死,膽囊腫大,皮下膠樣浸潤,腺胃出血,肝出血和壞死等病變就足以對鴨瘟作出診斷。病理組織學的檢驗(肝細胞內有A型核內包涵體)和病毒分離與鑒定可提供肯定的依據。
五、防治。第一,加強飼養管理,發病時應嚴格執行封鎖、隔離、消毒和緊急預防接種等綜合防治措施,以防止疫情蔓延。
第二,病鴨應在遠離河流的地點集中屠宰加工,高溫處理,內臟及小鴨不能利用,必須焚燒或深埋。血水不準放入下水道中,經消毒后廢棄。羽毛滅菌后方可運出。
第三,鴨舍、用具和運動場地等都須徹底消毒,并空閑1-2個月后使用。
第四,可疑病鴨群及疫區其他健康群,應立即接種疫苗,停止放牧。在14天之內不再發生病鴨時,方可在指定地區內放牧。
第五,污染的飼料須燒毀和消毒。飲水須消毒并經常更換。池塘水被病鴨污染時應停止放鴨下水,至少須隔1年后方可使用。
第六,在疫區須盡量做到消滅傳播媒介,如麻雀、蚊、蠅等。
第七,盡量做到自繁自養,如必須購入新鴨時,應事先了解當地確無疫情。引入后,應隔離觀察兩周并接種疫苗,確認健康方可合群飼養。
第八,疫區健康鴨群,每年需定期接種疫苗1-2次。還可用鴨瘟雞胚化弱毒疫苗和鴨瘟雞胚化弱毒細胞苗進行免疫接種。鴨瘟雞胚化弱毒疫苗,適用于兩月齡以上的鴨,接種后3-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期暫定為9個月。對初生雛鴨也可應用,但免疫期為1個月,以后應加強免疫1次。使用時按瓶簽標明的劑量,用滅菌生理鹽水稀釋,對5月齡以上的鴨稀釋200倍,每鴨胸部肌肉注射1毫升;2月齡鴨可稀釋100倍,每鴨肌肉注射0.5毫升;30日齡以內的鴨稀釋40倍,每鴨肌肉注射0.2毫升。其免疫程序,應根據本地區有無疫情和鴨群情況,因地制宜地具體制定。此種疫苗的安全性好,無接種反應,產生免疫力快,在此也可用于發病鴨群進行緊急預防接種。
一、病原。本病的病原為鴨瘟病毒,是皰疹病毒科成員之一。在病鴨的各內臟器官、血液、骨髓、分泌物及排泄物中都含有病毒,肝和脾中含量最多。
對外界環境有較強的抵抗力,尤其在低溫(-10℃至-20℃)條件下能存活347天,50℃經90-120分鐘方可滅活。在室溫(22℃)條件下,其傳染力能夠維持30天。對一般濃度的常用消毒藥較敏感,1-3%苛性鈉液、10-20%漂白粉混懸液、5%甲醛溶液等,均能較快殺滅病毒。直射陽光、高溫干燥等因素,都不利于病毒的生長繁殖。
不同年齡、品種和性別的鴨,都有很高的敏感性,但發病率、病程及死亡率卻有差異。在流行期間,通常以成年鴨的發病率較高。1月齡以下的雛鴨發病較少。產蛋母鴨發病率、死亡率均高。病鴨的各內臟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都存在鴨瘟病毒,尤其是肝、腦、食道及泄殖腔內含病毒量最高。
病鴨和康復不久的鴨,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健康鴨群與病鴨在一起放牧,或是經過流行疫區,都能引起感染。被病鴨排泄物沾污的用具和運輸工具也是傳播鴨瘟的媒介。
本病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消化道感染。人工感染,通過口服、滴鼻、泄殖腔接種、靜脈注射以及肌肉注射等途徑,都能引起發病。
二、癥狀。潛伏期2-5天,人工感染2-4天開始出現癥狀。體溫42-43℃,精神萎靡,食欲降低,口渴好飲水,兩腳發軟,羽毛松亂,翅膀下垂,行動遲緩。嚴重者伏地不能行走,強行驅趕時則兩翅撲地而走。病鴨不愿下水。排綠色或灰綠色稀便,泄殖腔周圍羽毛沾有稀糞,泄殖腔松弛,有時發生水腫。眼瞼腫脹、流淚,分泌漿液或膿性粘液,眼結膜充血。鼻孔分泌物增多,有稀薄或粘稠的液體流出。部分病鴨頭、頸部腫大(大頭瘟)。呼吸困難,呼吸音粗厲。產蛋母鴨群在死亡高峰期間,產蛋率下降25-40%。
病程一般為3-4天,極度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達90%以上。預后不良,個別轉為慢性,生長緩慢、消瘦。角膜混濁,甚至形成潰瘍。
三、病變。鴨瘟的病變基本是急性敗血癥,全身漿膜、粘膜和內臟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點或壞死。
皮下組織發生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腫。“大頭瘟”的典型病例,頭和頸部的皮膚腫脹,切開時流出淡黃色的透明液體。
舌根、咽部、腭部及食道、腸道、泄殖腔粘膜表面常有淡黃、灰黃或草黃色、不易剝離的偽膜覆蓋,刮落后即露出鮮紅色,大小不一、外形不規則的出血潰瘍灶。腺胃粘膜有出血斑點,有時在腺胃與食道膨大部交界處,有一條灰黃色壞死帶或出血帶,肌胃角質膜下充血或出血。
肝臟有出血斑點,肝表面和切面有針尖大至小米粒大的灰白色壞死斑點,膽囊腫大等變狀,脾體積縮小,呈黑紫色,心內、外膜上有出血點,胸腺和腔上囊出血,卵泡常有變形和泡內出血性病變。
四、診斷。根據流行特點,特征性癥狀及病變,進行綜合診斷。如臨診見有頭腫,流淚,腳軟,綠色下痢,不食,體溫高;剖檢時可見食道、泄殖腔粘膜有充血、出血和偽膜性壞死,膽囊腫大,皮下膠樣浸潤,腺胃出血,肝出血和壞死等病變就足以對鴨瘟作出診斷。病理組織學的檢驗(肝細胞內有A型核內包涵體)和病毒分離與鑒定可提供肯定的依據。
五、防治。第一,加強飼養管理,發病時應嚴格執行封鎖、隔離、消毒和緊急預防接種等綜合防治措施,以防止疫情蔓延。
第二,病鴨應在遠離河流的地點集中屠宰加工,高溫處理,內臟及小鴨不能利用,必須焚燒或深埋。血水不準放入下水道中,經消毒后廢棄。羽毛滅菌后方可運出。
第三,鴨舍、用具和運動場地等都須徹底消毒,并空閑1-2個月后使用。
第四,可疑病鴨群及疫區其他健康群,應立即接種疫苗,停止放牧。在14天之內不再發生病鴨時,方可在指定地區內放牧。
第五,污染的飼料須燒毀和消毒。飲水須消毒并經常更換。池塘水被病鴨污染時應停止放鴨下水,至少須隔1年后方可使用。
第六,在疫區須盡量做到消滅傳播媒介,如麻雀、蚊、蠅等。
第七,盡量做到自繁自養,如必須購入新鴨時,應事先了解當地確無疫情。引入后,應隔離觀察兩周并接種疫苗,確認健康方可合群飼養。
第八,疫區健康鴨群,每年需定期接種疫苗1-2次。還可用鴨瘟雞胚化弱毒疫苗和鴨瘟雞胚化弱毒細胞苗進行免疫接種。鴨瘟雞胚化弱毒疫苗,適用于兩月齡以上的鴨,接種后3-4天即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期暫定為9個月。對初生雛鴨也可應用,但免疫期為1個月,以后應加強免疫1次。使用時按瓶簽標明的劑量,用滅菌生理鹽水稀釋,對5月齡以上的鴨稀釋200倍,每鴨胸部肌肉注射1毫升;2月齡鴨可稀釋100倍,每鴨肌肉注射0.5毫升;30日齡以內的鴨稀釋40倍,每鴨肌肉注射0.2毫升。其免疫程序,應根據本地區有無疫情和鴨群情況,因地制宜地具體制定。此種疫苗的安全性好,無接種反應,產生免疫力快,在此也可用于發病鴨群進行緊急預防接種。